这两个月,网络上有一个著名的段子:新冠肺炎,中国人打上半场、世界各国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
呃,其实,如果海外华人一直在海外,也不至于打全场吧?如果是先在国内,又回到海外,那才是全场。打全场,这真的是折磨啊,而小编就是实实在在地打满了全场……
1月15号回国,那时媒体几乎还没怎么报道新冠肺炎,谁知道一周以后一切都变了,新冠肺炎成为了头号大新闻,并且愈演愈烈。1月底2月初的大爆发期,更是让人人都精神高度紧张。
于是在2月8号那天,自己“逃”回加拿大,认为加拿大的状况会比较好,终于可以不用戴口罩了。谁知道,说变就变,如今大家已经看到了,加拿大已经1万多例了,各省都进入了紧急状态,而且“苦日子”可能会持续到7月!
从1月到7月,这“打满全场”经历,真的是让自己苦不堪言啊。不仅是很多行程取消,连年夜饭都取消了、走亲访友取消了……
到了加拿大,本以为一切都好了,结果春假被迫取消,甚至暑假的行程都岌岌可危。来加拿大近10年了,这种状况还是第一次见到。毕竟这是百年一遇的大事件啊!
不过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诉苦求同情,而是在经历了中国和加拿大的新冠爆发期后,自己的一些主观感受 —— 当然,也会尽量写的客观。
同为大爆发期,在中国时还是加拿大时更有安全感?
先给个结论:相差无几!为什么这么说?小编自己家在江南的一个小镇,全镇10多万人口,从1月至今,没有确诊哪怕1例新冠肺炎。这么看,应该很有安全感吧?
但其实,在全国大爆发期,各项管控极为森严,比如快递小哥没法进小区、自己出小区要打报告等等,会让人觉得如临大敌。尽管没有病例,但精神始终是绷紧状态,总觉得疫情离自己很近;
在加拿大呢?BC省1000多例了,而且还不知道每一例病人具体在哪个社区,这也让人很没安全感。然而偶尔出门时又发现,本地白人过的跟平时一样,跑步、骑车、遛狗、遛娃,这又让自己莫名有了安全感,尽管这个安全感要打上双引号。
各种有安全感、无安全感的画面交织,让总体安全感相差无几。所以,经历了两个国家的爆发期后,个人认为每天实际的精神状态差不多,当然,如果是来自湖北的海外华人,先在湖北再回加拿大的话,那么又是另一种心境了。
民众自觉度?中国完胜,自觉太多太多
都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方,人越明白事理。至少在新冠肺炎疫情上,自己并不认为这样。自己家乡尽管是中国百强镇第一名,家家户户都比较富裕,但因为是一个养殖业重镇,所以民众的平均学历很低。
加拿大呢?半数以上民众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学历世界第一。然而同在爆发期的时候,十多万人的江南小镇上空空荡荡,每个路口都有广播、零星的出门的人都是口罩+手套标配,非常重视。
而且,那时还是春节期间,小镇人爱热闹、爱团圆,但大家都认为疫情很严重,哪怕相隔500米都不串门,更别说拖家带口去游园、去骑车了。四个字概括:高度自觉。
在加拿大时……自觉的当然是大多数,但不自觉的人比例绝对更高,说说数据就知道,光是温哥华市,十天内开出1200多份警告单,因为民众不遵守社交距离。而且,公园封了,在公园外围“游山玩水”的民众还是大有人在。
上海的人口有2000多万,大温不过200多万。在元宵节那天去浦东机场路上,自己总共看到不超过20辆车,而在“半封城”状态的大温呢?路上的车是少了很多,但1小时内能看到的何止20辆?
更愿意相信哪边的数据?怀疑有啥用,相信呗
网络上持不同立场的人经常会去怀疑:xxx国这数字准不准啊?假的吧?不报吧?确实,我们看到的数字也许不是真实数字,但与其天天去想数字准不准,倒不如想想怎么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吧,别弄错了主次。
就算不准,我们能怎么样?我们能找出准确数字吗?有人说中国的确诊病例不准确,证据呢?也有人说BC省轻症不测,实际病例多很多…… 有观点没错,但不要总是想这些,更不要总是持有批判思维,很累!
既然数据就摆在眼前,怀疑又没用的话,那就相信呗。假设真实数字是3万而不是1万,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变?还是得一如既往的高强度防护。
会考虑“回国避难”吗?
这个话题需要正视,尽管现在回国疑问航班的大幅度削减已经异常困难。过去的一个月里,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人通过各种途径,甚至包私人飞机回国。原因就是两个字:避难。
因为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在新冠肺炎抗疫后期的中国的确更安全。但大量的海外人士回国,也让中国新增了很多境外输入病例,选择不回国,是为国好。
这个理由,当然是让自己不考虑(想考虑,也未必回得去)回国躲避疫情的重要原因,但其实另一个原因是:尽管现在的加拿大让人有些没安全感,但生活并不是不能过。
景点是不能逛了,但家门口走几步路赏赏花还是可以的;不能去办公室,但在家工作也没问题;和往常无忧无虑的大温春天是比不了,但生活只是说打了折扣,并没有“坠入黑暗”。
总之,这打全场是打定了,抱怨又有什么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也尽量去相信加拿大各级政府、认同他们的努力,一起等待最终的胜利吧。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info@idomedia.ca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