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香港修例风波中被捕者中,近半数为学生,很多人将此归咎于香港教育出了问题。同时在校园内,教育局亦接获不少投诉教师教学内容不当的个案,指有教育在授课时向学生灌输政治理念及错误讯息。教育局多次重申会严肃跟进事件,更强调不得把政治带入校园。为此,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近期推出一个研究项目,名为“关于港澳中学教材研究课题”。
教师散布“港独”信息被取消教席
不久前,教育局指经过深入调查及纪律程序后,在2020年9月下旬取消一名教师的注册,当局认为该名教师设计的校本教案、教学材料和工作纸,有计划地散播“港独”信息,属“严重专业失德”,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基本法》下的宪制和法律地位,对学生构成严重的损害。
这件事在内地、台湾及香港均引起讨论,但反应两极,争议声络绎不绝。有人认为香港是言论自由的社会,终身取消其教师注册资格的罚则过重,质疑港府将政治黑手伸进校园,亦有人认为港府此举能杀鸡儆猴,更可将校园政治化的趋势拨乱反正。
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判断涉案教师是在授课时向学生灌输“港独”思想
事实上,教育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工作,除了在知识上有一定门坎外,在品德上同样存在要求。而教育本身亦一直存在“审查”。在欧洲的教育上,禁止教师在授课时传播反犹主义及纳粹主义,而这与港府禁止教师传播“港独”思想的处事方式同出一辙。两者的目的便是为保护学生,由于学生年纪尚幼,欠缺独立思考能力,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一言一行均会受学生模仿。若在求学时期,广泛地接收危害社会或错误的讯息,很容易便让学生建构错误的价值观。涉案教师的个案亦是港府向教育界发出的警号,强调社会对香港教师存有一定的期望外,亦需有一定的品格要求,不能借学术讨论或言论自由等之名损害学生利益。
多个香港教材被爆灌输“港独”观念
在此之前的5月,多个香港教材也被爆出存在歪曲历史、灌输“港独”观念的问题。当月11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示,“教育不可以成为‘无掩鸡笼’,今年内一定会跟大家讲清楚我们要如何处理。”
前段时间,中国港澳办及香港中联办同指,香港不少学校教育已严重偏离“一国两制”的正确方向,亦曾多次呼吁港府应让一切煽动“港独”、暴力的言论在学校绝迹,建立健全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对此,杨润雄支持两办声明,并承诺教育局未来会继续做好教育引导,加强学生对《基本法》及“一国两制”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加强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感。
清华大学为香港教育纠偏
早前,林郑在接受内地媒体《凤凰卫视》访问时亦曾指,港府将会在教育、公务员及传媒界别均需“拨乱反正”,更特别强调教育界需透过宣传及教科书,加强学生国家观念。
10月27日,据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方微信介绍,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文化合作与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内地中学教师的专业和实践优势,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参与港澳中学教材的研究工作,提升港澳中学教材的质量和水平,清华大学港澳研究基金将港澳中学教材研究列为今年重点立项研究课题。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写道,中心向大湾区中学教师征集研究题目,由中心进行评审,并提供经费,每个项目不超过两万元人民币,并指出研究要求“主要从教材出发开展,在探讨香港或澳门地区特定学科的中学教材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对现行状况的梳理、相关问题的分析,并着眼于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
香港《星岛日报》10月28日援引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兼行政会议成员叶国谦的话称,香港学生对国家认识不多,“不只不认识,还有反叛行为”,而香港回归以来面对的教育问题,主要涉及教师,但教材带来的影响亦必不可少。
他说,这次清华大学港澳研究基金以港澳中学教材作研究项目,完全不奇怪,“可以看看在‘一国两制’下有无适合香港的教材,以及为何教师会制作一些不负责任的教材。”
叶国谦相信,等到研究结果出炉,若有好建议,有关办学团体,甚至特区政府和教育局,应该考虑跟进,而关心教育问题的中央官员,估计也会予以重视。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邓飞认为,内地很多研究机构、智库、学者,甚至会委托香港机构等,不时就香港课题进行研究,过去可能多涉及法治方面,研究有关学校教材较为罕见。
至于最引起社会关注的校本教材未经审批问题,邓飞指出,学校校内应有监管机制,过往基于信任,都交由负责老师全权处理,但现时出现政治元素、社会环境影响,学校要做好监管,即是质量监控。他也促请港府教育局跟进,认为如果相关指引不足够,就要做多些。
据悉,9月底,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称:人教社)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合编教材工作取得新进展:相关教材的英文版、葡文版将于2021年投入使用。人教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透露,借鉴澳门教材编写的经验,人教社已经着手开展了对香港中小学教材进行诊断分析,并且启动了有关教材的研发工作。
香港警方表示,5月份被捕者中180人为学生,涉及约60间学校,当中80人未成年。(HK01)
吸取国教失败经验 港府勿再操之过急
教育制度出现众多问题,而港府亦将问题归咎于被林郑指为“害群之马”的一少部分教育界工作者。但香港长年未能进行教育改革,问题持续恶化,手握大权的港府同样是责无旁贷。虽然林郑上台后,相比起历届政府,在教育界上的改革及参与都明显增加,但其处理方式却让港人对港府不满增加。社会不时有声音直斥港府以“铁腕式”管治教育界,更认为教育界问题的源头是港府自身。事实上,香港教育界的问题如冰封三尺一样,历届政府一直无力解决,让问题一直累积。即使历届政府曾作出努力进行教育改革,但都一一犯上港府的老毛病操之过急,终让改革弄巧反拙,与目标渐行渐远。
早在2012年,港府曾计划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希望透过持续学习,让学生对中国建立国民身份认同。但港府在推行“国民教育科”时有欠透明,态度专横,引起香港社会广泛质疑,更衍生不少学生组织成立及进行绝食等示威行动。由于反对声音持续,最终时任特首梁振英宣布搁置开展计划。从“国民教育科”事件可见,香港教育问题复杂而敏感,港府难以一时三刻便完成改革。前车可鉴,港府在处理教育问题时不能着急,必需循序渐进,例如先解决教科书及师资问题,后再处理制度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info@idomedia.ca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