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旧金山地区华人社区和中国女学生的重要筹款人顾陈晋明于1月30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家中去世,享年94岁。
她的女儿黛比·孙(Debbie Soon,音)说,死因是慢性肾衰竭。
顾陈晋明曾担任旧金山一家大型建筑公司MBT Associates的首席财务官及合伙人,职业生涯非常成功。她于1988年62岁时退休,致力于公益事业,成为非营利组织梦寐以求的资金天使。
她是由70个单元组成的邵逸夫爵士夫人康乐中心(Lady Shaw Senior Center)的支持者,它服务于唐人街和北滩,顶着社区的强烈反对,花了七年时间才建成。
“她知道该向谁筹钱,筹多少钱,什么时候去筹钱,”非营利组织安老自助处(Self-Help for the Elderly)的首席执行官钟月娟(Anni Chung)说,顾陈晋明是该组织的董事会成员。
顾陈晋明经常回忆说,在一次社区听证会上,一位知名居民质疑她,“你为什么不回唐人街去?”顾陈晋明盯着她,回答说:“你知道吗?我会活得比你久。”
她还参与了其他民间事业,包括监督并帮助资助了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唐人街分馆的扩建,她还是九零学社(1990 Institute)的创始人,据其网站称,该学社通过教育计划和其他努力,支持“为美中关系和亚裔美国人提供一个建设性的环境”。
但她最心爱的是九零学社的一个分支项目——资助“春蕾计划”,从2001年开始,为中国陕西农村地区的1000名女孩提供教育。“春蕾计划”与帮助寻找这些女孩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合作,资助生活贫困、三年级后就无法继续接受教育的女童,为她们支付直至大学的教育费用,通常还支付攻读研究生学位或证书培训的费用。在一场地震后,该项目还出资建造了一所学校,以取代毁坏的学校。
顾陈晋明利用朋友及合作者(用钟月娟的话说,包括自己在内,这些人都是她的兵)网络,不仅为女孩们的教育提供资助;一旦她们进入大学,她还会为她们购买笔记本电脑和其他必要的设备,在她们落脚的大城市找到能够培养和指导她们的导师。
1000名女孩全部初中学业;275人高中毕业,200人从职业学校毕业,170人上了大学。
正如钟月娟所说,对所有的捐助者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亲切的项目:他们坚持了15年或更长时间,参加了所有这些女孩的毕业典礼。女孩们称顾陈晋明为“顾奶奶”。
“春蕾计划”开始之时,该地区成千上万的女孩失学,部分原因是该文化的重男轻女。顾陈晋明自己也记得,她从小就想成为男孩,把头发剪短,在校服外面穿男生的衣服。兄弟们拿及格分数回家会受到惩罚。如果她拿到最高成绩回家,家人却会告诉她不要那么用功。
顾陈晋明1926年11月11日出生在上海。她的父亲K·F·陈是中国银行的高管,母亲玛格丽特·陈(Margaret Chen)是家庭主妇,尽管她受过大学教育——这在那一代人中颇不寻常。(玛格丽特的父亲是牧师,10个子女都是他一手教出来的。)
在第二次中日战争的恐怖时期,日本人轰炸了她所在的城市,顾陈晋明开始了解到阶级观念和社会不公;七岁那年,她向母亲宣布将毕生致力于帮助穷人。她的妈妈建议她先学会打扫自己的房间。
顾陈晋明被送进享有盛誉的中西女中,这是上海的一所女子寄宿学校,尽管曾经两次被停学,她还是很喜欢这所学校。她于1947年毕业,是共产党接管之前的最后一届毕业生。
在共产党统治下,学校状况不佳,1970年代顾陈晋明回到学校时,看到学校破败不堪,便为修复学校筹集了资金——作为交换条件,她要求这所已变成男女同校的学校恢复为只招收女生。
她的父母为她挑选了一个不错的追求者,但她宣布自己不会结婚,想出国读书。她的父母担心,如果她去北京上大学,会受到共产党激进思想的影响,于是把她送到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女子学院。两年后,她转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53年获得了经济学学位。1950年,她嫁给了化学家卡尔森·顾(Karlson Koo)。他于2000年去世。
除了女儿黛比·孙,顾陈晋明的遗属还包括另一个女儿杰姬·哈克特(Jackie Hackett)和一个外孙女。
1995年,当顾陈晋明因其服务而受到《旧金山观察者报》(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和当地一家电台的表彰时,她对该报说:“只要你亲自参与其中,社区的力量就很强大。你必须对一些事情有热情,要有一个事业支撑着你。否则还不如回家读一本好书。”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info@idomedia.ca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