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 全部新闻 综合复旦血案:什么让高材生变杀人犯

复旦血案:什么让高材生变杀人犯

  • 2021-06-10 12:20:40
  • 来源:
  • 编辑:佚名
  • 0
  • 0

昨日,上海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命案,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在光华楼东主楼惨遭割喉,而嫌疑人竟然是同系的海归博士姜文华。

网上声音嘈杂,很多人把姜某塑造成了一个被制度压迫的“老实人”。

但海归博士姜某真的是激情杀人吗?

是“非升即走”的高校晋升制度害了他吗?

当天光华楼东主楼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原事件真相,我们需要听到更多人的声音。

从网上爆料的嫌疑人姜某履历可以看出,他曾经也是成绩优异的佼佼者——

2004年复旦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

2009年美国Rutgers University统计学博士;

2009至201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

姜某年轻时也应该是一个意气风发,学习成绩独占鳌头的优等生,前途本应光明远大。

是被逼到绝路的激情杀人,还是有预谋的行凶?

难以想象,他和数学学院党委书记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这其中的原因,更是让很多海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唏嘘不已。

网上说法繁多,为避免偏颇,本文综合了复旦大学师生和业内人士的说法,试图还原完整的事件始末——

据知情人士透露,姜某是海外人才引进计划进了复旦大学,本科也是在复旦大学就读。

他到复旦聘期是六年,不达标就解聘。

眼看六年期限快到,姜某并没有完成和复旦大学的约定,院系经过再三衡量决定解聘。

当天派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前去宣布解聘通知,没想到遭了毒手。

姜某在美期间的经历来看,科研成果和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

2009年,他在罗格斯大学统计学博士毕业后,接到了耶鲁的offer,但是美国导师坚决不让他去耶鲁。

反倒是去了一个美国的统计机构工作。

他的心态或许从那时候发生的变化,他在美国期间有一个女友,女友陪读,是复旦数学系一名老师的女儿,两人并未结婚。

陪读的女友和他父亲原本以为姜某会在美国发展,没想到他选择回国,于是提出分手。

姜某回国先是去了苏州大学。

在苏州大学待了几年,后来到复旦大学任教。

姜某和复旦大学签署的是六年合同,可是在上课期间态度不好,甚至出现了课堂上威胁学生的教学事故。

最终,被迫停课。

网上有学生爆料了姜某课堂上和办公室中的“荒唐举动”,爆料学生称关于客观事实部分已经在上海市公安局做了笔录。

在上课的时候,姜某的语气一直是比较冷的,学生一直都是小心翼翼。

当学生回答完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之后,姜某说回答正确,但并不想理他。

下课后该学生想要直接和姜老师沟通,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这句话激怒了姜某,直接恶狠狠地说:“你不知道哪里错了,还来问我?”

下节课铃响后,姜某干脆连课都不去上了,一直在和学生扯皮,然后最后威胁学生,如果不退课,会给他非常差的成绩。

甚至在学生走出教室后,还朝他扔粉笔头。

姜某的心态在那个时候非常不平稳,据说当时还有学生去他办公室请教问题,但被他骂了出来,还说绝对不会写推荐信。

但是,当时学生并没有要求姜老师写推荐信。

一个学生因为仰慕老师的才学和研究能力追随他的脚步,却得到老师如此对待,可以说姜老师复旦的课堂上直接剥夺了一个学生学习的权利。

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口中,姜老师“脾气差”是出了名的。

事后,该学生本想息事宁人,但学院出面主持了正义,即使更换了任课教师。

这几年,姜某和院系的关系越来越恶化,院里综合考虑不再续聘,姜某心里也能感觉到。

再来说说姜某和被害人数学科学学院党委王书记之间的关系。

据学校老师称,学院党委王书记为人非常好,平时对待师生也很热心,和姜某也并不存在什么个人恩怨。

甚至,王书记在被杀前还在各方游说,看看能否为姜某提供一个“行政岗位”,让其免于在中年这个阶段还要承受找工作的压力,避免生活难以为继。

王书记被害当天,是代表数学科学学院传达通知,并没有决策权。

显然,当天发生的事情和王书记本人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海归博士姜某杀人,一时间舆论的中心全都在国内“非升即走”的高校制度上。

甚至认为姜某是一个“老实人”,被大学逼得走头无路没有办法才选择杀人。

这种为犯罪者辩护的立场还有很多,但被割喉的王书记就有罪了?

酿成悲剧的究竟是教师的心理问题,还是高校“非升即走”制度?

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升即走”?

“非升即走”制度,这一制度其实是来源于北美的Tenure-track制度,即对助理教授进行为期六年的科研考核,时间结束不达到目标就立即解雇,成功了就能晋升副教授,拿到终身教职,不会轻易被解雇。

不过同样一套制度在国内外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国外的Tenure-track是为学者争取利益,会在考核过程中给予你一系列支持,让你最终能够留下来。

而“非升即走”出发点则是国内高校为了能在短时间内产出大量的学术成果,成果是“目的”,人是“手段”。

出发点不同就导致了这套制度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比如通过率。

就拿姜某的母校罗格斯大学为例,Tenure-track的通过率超过90%以上。

但在中国的某些高校,Tenure-track的通过率非常低,甚至是个位数,138个人进去,只有5个人可以留下。

非升即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确定的标准。

不论是三篇SCI,还是三篇CNS,只要在签合同的时候说清楚,什么样能升,怎么样得走,大家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有多大能力申什么岗位,愿赌服输,都不是问题。

就怕你合同上一句非升即走。

这是“非升即走”制度在中国遭人诟病的原因,复旦大学事件不是第一次引发学术圈对此制度的不满。

但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想要突破解决体制上的僵化。

复旦大学姜某杀人案到底和“非升即走”有没有关系,又有多大关系?

统计学领域有四大天王期刊,四大小天王期刊,一般评选教授和副教授都是按照论文发表来看。

姜某的履历很好,手握一篇四大,数篇四小,按理说评个副教授没有问题。

但大家忽略了这些论文发表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姜某在读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在美国发表的期刊,在复旦大学任教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科研贡献。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他是学术成果丰厚?

过去的成绩决定你能够来到一个好的科研平台,现在的成绩又决定你的职称。

固然,“非升即走”的制度有非常大的问题,很多学科的发展不能只看眼前的几篇论文,更多的是要保持长线的创新。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等多家企业毫不吝啬在海内外高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学研究,短期来看,一定是赔钱的,但是长期的价值不可估量。

复旦大学割喉事件,足以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这是一个个人与时代的双重悲剧。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info@idomedia.ca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