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去过温哥华的人都听过一句旅游宣传语:“这是一座能让你上午在雪山滑雪,下午在海滩上晒太阳的城市。”
这座城市说得就是西温哥华,西温位于位于巴拉德湾(Burrard Inlet)北岸的最西端,沿海岸折向北面。
同样闻名世界的还有西温顶级海景豪宅,往南望是巴拉德峡湾,往西望是乔治亚海峡,背后是皑皑雪山,景色美不胜收。
好山好水好风景,让世界各地富豪趋之如骛,在此筑巢。
也因为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也让温哥华成为了北美最昂贵的房产城市之一。
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亚当·梅杰 (Adam Major)表示自己从业这么多年以来,见证了无数房产交易。
然而,在近日一栋正以$2,200万挂牌销售西温豪宅,让这位老牌经纪人都感到无比震惊了,直言这是大温“最疯狂的房屋翻转”!
这栋2919 Mathers Avenue房产位于西温Altamont社区,它建于2014年,历经两任房主,这意味它不是一间全新的房屋。
“该栋物业不是新住宅,而它的价格却高到让人觉得离谱。”
根据Holywell Property的房地产信息网站显示,该房屋于2014年完工,它在2011年8月5日以不到200万加元的价格出售,准确说是190万加元。
在六年前,2016年4月2日以近1000万加元(确切价钱为960万加元)再度出售。
“当时它还是一座全新的6室8卫、8,930平方英尺的房子,有一个漂亮的游泳池。”
不过在第二任新主人接手后,将豪宅整个推倒重建,
“现在只保留了房屋原始的形状和骨架,从外观来看没有多大差异,但室内装潢设计完全不同了,
包括厨房、浴室、地板、窗户。车库门、栏杆,甚至游泳池都是崭新面貌。”
“不仅如此,将豪宅的标配游泳池修改成更高级的无边泳池,而新设计拆掉了通往车库和客房的内部走道,使得房屋面积减小了919 平方英尺。”
最后重装成了一个豪华升级版的7室11卫,8,011 平方英尺的新房。
此外,房屋内新添置了一个11,000 升的热带水族馆。
11,000 升大小的“水箱”是什么概念呢,梅杰表示,“你可以在里面放下一头鲸鱼。”
最初在2011年8月5日,第一个买家以190万加元的价格买下这块地,翻新后在2016年以960万卖出,如果说建造新房的成本为400万加元,屋主还是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如今这栋房屋又再度被挂牌销售,现在的价格是2200万加元,比接手时直接翻了一倍!
“10年内,同样的房产被翻新了两次,其价格飙升了1000%,高达2200万加元!
这种疯狂的事只会在温哥华发生!”
确实,大家都很清楚,在大温哥华地区的西部——温西和西温,可以说集中了整个加拿大最为昂贵的两个富人豪宅区。
而西温和温西的华人圈其实也成了海外出了名的名利场。
华人富豪们在这些街区的地产投资,推动了这里房价的上涨。
有学者对这里的房屋购买行为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温哥华超过125万美元的房屋购买中,有三分之二是购买者使用了中文名字。
在价格超过500万美元的房屋中,有中文名字的购买者占购买量的88%。
“没有中国的热钱,加拿大什么也不是。”彭博新闻网的皮尔逊曾在接受CBC采访时表示:
温哥华的发展和中国资金之间,有着“长期、深刻而复杂”的关系。
“中国的钱造就了大温的繁华,也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过热。”
从90年代移民加拿大的港人,到后来接踵而至的内地中产阶级,温哥华成了中国热钱的第一目的地。
自上世纪80年代起,1988年,香港首富李嘉诚以3.2亿加币买下温哥华世博园的土地,成为温哥华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批房地产交易。
一座座高楼在不久之后耸立起来,从此开启了华人移居加拿大的风潮。
上世纪90年代初,大量港人涌入温哥华,其中不乏许多明星。
王祖贤、张柏芝、钟嘉欣、陈冠希等等,纷纷选择在大温地区安家,并长期处于温哥华香港两头跑的状态。
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后来决定扎根温哥华。
刚开始,不少人民希望把这里当做一个“临时中转地”或者是“房产的保值地”,但通常在一年半之后,这些来自国内的富豪们就被优质的环境所吸引,决定在这里退休养老。
而温哥华对富豪们资产的吸引力在于舒适和安全,优渥的自然条件,便捷的交通,加上加拿大是个高福利国家,这些都足以让不少富豪舍不得离开。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info@idomedia.ca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