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表示,如果不采取行动并导致气温上升3.2°C,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经济可能会损失GDP的18%。
从年初超级寒潮横扫北美,到3月澳大利亚洪灾,5月美国西部和墨西哥极端干旱,6月“千年难遇”极端热浪席卷北美,美国多个城市气温创极值,巴西也遭遇91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进入本月,从西欧的“千年一遇”大暴雨,再到我国河南的暴雨灾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好像约定了时间,在2021年轮番登场。而他们袭击的对象,便是人类。
今年年初,一股来自北极的寒潮为美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了空前的寒冷天气。从丹佛到芝加哥,美国中部数百个城市的每日气温一次又一次创下了最低纪录。
寒潮来袭之际,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各种供暖燃料价格飙升,电力价格和用量同样如此,数百万美国家庭十年来首次面临轮流停电的窘境。
“史上最强寒潮”没过去多久,今年6月,一场1200年以来都十分罕见的干旱袭击了美国西部,几乎3/4的美国西部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是美国干旱监测20年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受干旱影响的人口超过5838万。
加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等州受干旱影响尤其严重。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的全美第一大水库米德湖,水位已跌至1930年代蓄水以来新低。
不仅是北美洲,南半球的自然灾害也不消停。今年6月初,巴西经历了一场91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由于巴西严重依赖水电站发电,大部分地区缺雨对粮食种植、牲畜和发电产生了负面影响。
除了寒潮、干旱外,进入夏季以来,一场“暴雨危机”正在全球上演。
受低气压影响,欧洲西部自本月14日起暴雨不停,甚至一天内的降雨量就超过一个月。连续暴雨引发的山洪,令一些村庄毁于一旦。
其中,受灾中心德国至少133名居民这场灾难中丧生。而比利时警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周六下午已有27人因此罹难。此外,约有1300人名德国人下落不明。卢森堡、荷兰和瑞士亦受到影响,数千人需紧急疏散。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极端夏季:洪水、高温和火灾》报告指出,西欧部分地区在2天内(7月14日至15日)遭遇平时两个月的降雨量,而这些地区的土壤含水量早已接近饱和。
7月17日以来,我国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全省大部出现暴雨、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郑州、焦作、新乡等10地市出现特大暴雨。
据央视网,18日8时至20日15时30分,河南郑州荥阳、巩义7个雨量站降雨量超600mm,重现期均大于500年一遇,最大点雨量718.5mm,其中郑州7月20日16-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河南32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个别河段出现险情,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或是极端天气诱因
对于极端天气发生的原因,气候专家表示,全球变暖正在使极端天气变得更加可能和频繁。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19日表示,气候变化是今夏席卷西欧地区的暴雨和洪水的根本原因,在减缓气候变化取得成效之前,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将越来越多。
他表示,人类对极端天气并不陌生,但是气候变化无疑增加了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如果没有气候变化,人们不会在加拿大和美国的西部地区观察到如此高的温度,这是气候变化的明显迹象。
塔拉斯说还认为,无论如何,气候变化将在未来几十年继续下去。如果人们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成功,我们就可以在本世纪60年代阻止这种负面趋势。在那之前,人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以及比以前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塔拉斯还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区可以免受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去年加勒比地区的飓风、亚洲的超级台风以及袭击太平洋岛屿和非洲南部地区的气旋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有专家表示,气候变化从来都不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唯一原因,但有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
英国气象局高级科学家Nikos Christidis表示,一个事件是许多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很多因素会影响并可能会推动极端天气事件。
具体原理来看,分析人士指出,更高的温度会加速蒸发地表的水分,从而在大气中会聚集更多的水,从而会发生更多的倾盆大雨。而那些蒸发的水分,也会让另外一部分区域更加干燥,比如美国的西部。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已导致地球变暖约1摄氏度或2华氏度,这是一个看似渐进的变化,但它却导致了不成比例的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
研究表明,一个热带风暴成为3级或更高级别飓风的几率每十年增加8%,西部被野火烧毁的森林面积也会翻倍。此外,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2华氏度),大气中的水分就会增加7%。
还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继续以目前的速度燃烧化石燃料,到本世纪末地球的温度可能会升高3到4摄氏度。在那时北极将在夏季无冰,数亿人将遭受粮食短缺和极端干旱之苦,大量物种将面临灭绝,一些地区将变得无法居住。
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我们的家园,其还会重创我们的经济。
瑞士再保险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经济学:不采取行动不是一种选择》研究显示,到2050年,由于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可能会损失GDP的10%。
该研究还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动并导致气温上升3.2°C,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数字可能会显着上升至GDP的18%。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小于2℃时,报告预计亚洲经济体将首当其冲,受到最严重的打击:在最好的情况下,GDP将受到5.5%的打击;在严重的情况下,GDP将受到26.5%的打击。
然而,数据在不同地区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升温低于2°C的情况下,亚洲发达经济体的GDP预计将下降3.3%,在严重情况下将下降15.4%;而东盟国家预计将分别下降4.2%和37.4%。
在亚洲之外,严重情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GDP预计将损失10%,欧洲将损失11%。
该报告还补充说,与此同时,如果气温上升保持在2°C以下,中东和非洲的GDP将下降4.7%。
当然,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只是一方面,从行业角度来讲,对气候高度依赖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将在极端天气气候下损失惨重。
在某些地方,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升高虽然会增加某些作物的产量,但要实现更均衡的农业发展,还必须满足养分水平、土壤水分、可用水量和其他条件的合理适度。而干旱和洪水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给农民和牧场主带来挑战,并降低作物营养价值,威胁食品安全。
此外,许多杂草、害虫和真菌在温度升高、气候潮湿和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的情况下能够茁壮成长,这也将严重威胁作物。
对牲畜而言,高温热浪带来的热应激将直接和间接影响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应激会增加动物患有疾病的概率,并降低生育能力,其中奶牛也会减少牛奶的产量。
此外,干旱还将威胁牧场的饲料供应,并增加牲畜寄生虫和疾病的流行。
同时,水温升高可能会导致许多鱼类和贝类物种的栖息地发生变化,并让水域物种之间因为争夺资源从而展开剧烈竞争,从而破坏水域生态系统.,最终导致渔业受灾。
此外,大气中的过量二氧化碳还将导致海洋酸度增加,削弱贝类和鱼类的生存能力,并最终影响到人类。
对于人类而言,以上的一切,将最终扰乱粮食供应,减少人们的粮食供给,并影响食品质量。即便在食品储存和运输领域,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更多的食品腐败和污染。
最终,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放肆的碳排放迎来了恶果,但无论如何,现在收手尚为时不晚,只有如此,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自然灾害才会被真正扼杀于牢笼之中。
极端天气还将以不同方式影响企业
除了影响宏观经济和行业,极端天气还将以不同方式影响企业。
至于具体哪些公司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市场情报公司Four Twenty Seven综合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灾害天气因素,来衡量公司应对灾害天气的脆弱性并进行排名,发现供应链多点布局的行业龙头暴露的风险最多。
该报告显示,排在榜首的是挪威邮轮控股公司,该公司在迈阿密拥有多项设施,包括货运客运设施以及旅行社,其均高度暴露在极端降雨、飓风以及洪水等风险中,或将令公司遭遇巨额损失。科技巨头西部数据公司也有超过五分之一的设施所在地,或将因严重遭受洪水侵袭而导致运营受阻、供应链中断。此外,美光科技、希捷科技、应用材料公司、道明尼资源、公共服务企业集团、皇家加勒比海游轮、因塞特医疗、百时美施贵宝等公司遭遇自然灾害的概率均排在前列。
总体看来,极端天气会拖累多少比例的企业收益?标普全球统计数据显示,在2017财年约15%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开披露了天气等相关事件对公司收益的影响,不过仅有4%的公司进行了实际量化,这部分公司的收益平均受到约6%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气候风险因素对企业影响加深,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气候变化作为其年度报告中的一个风险因素,也有数据显示,已有85%的公司在决策过程中都已将气候引入风险因素进行考虑。
一家名为CDP的非营利组织环保组织近期公布一份其收集到的关于各大公司有关其环境影响的报告,其中详细说明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报告显示,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极端天气正在或将会以各式各样的不同方式影响公司收益。
企业最常提到的风险之一是水资源短缺。比如,英特尔的许多业务都位于半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紧张的地区。英特尔在报告中表示,半导体制造过程依赖水,如果气候变化导致这些地区的干旱持续时间更长,其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可口可乐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若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可口可乐系统装瓶业务的供水量可能会受到限制。
此外,AT&T提到,更频繁的台风和野火会耗费更多经费修复损坏的网络以及设备成本。
迪士尼提到,气温上升已经影响到主题公园的顾客舒适度和健康。如果不采取措施确保冷却和管理极端温度的低成本替代方案,会影响到其吸引和留住访客数量的能力。
此外,美国银行提到,其4%的美国房地产担保贷款处于洪水区,几乎全部都是住宅区,洪水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客户拖欠抵押贷款。
Visa则警告,全球变暖可能会加剧全球流行病和武装冲突,这些问题反过来会导致更少的人出门与跨境旅游。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info@idomedia.ca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