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住在美加边境附近,相信你会经常跨境去美国加油,因为比加拿大便宜很多。如果想要省的更多,可以考虑跨境去美国的超市购物买菜。
可一定会有人说:油价的差异好理解,买菜的价格难道也有很大差异吗?在西雅图等大城市,普通餐厅吃一份盒饭也要13美金,算上汇率的话和温哥华差别不大了,买菜应该也差不多?主要问题还是在汇率上:1加币只能换0.73美元,就算美国超市的菜价账面上更便宜,但乘以汇率的话,不至于还能明显比加拿大超市的菜便宜吧?与其这么思考,不如亲身去感受:名叫Brandi Dustin的BC省 TikTok用户,就因为一个“菜价对比”的帖子迅速走红,帖子播放量已经超过70万。
Brandi Dustin住在BC省的小城镇农村地区 —— 这并不能说明物价会低,事实上大家如果从温哥华自驾到班夫,在留上停小城镇时就会发现,油价只比温哥华低一点,菜价几乎没差别。Brandi Dustin早就明白了这一点,她也并不清楚对面的美国小城镇菜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开了45分钟的车跨境,采购了一堆食材,包括面包、奶酪、奶油、儿童止痛药、猪排、牛肉、酒精等等。这些食材、杂货总计的花销是85.04美元,折合加币是117加币。为了弄清价格差异,她随后就去离自己家最近的BC省的超市,挨个查阅价格,加起来之后傻眼了:180加币!没错,算上汇率,美国超市的这些东西总价还是比加拿大的便宜了35%,如果不考虑汇率,只考虑当地收入数字的话,相当于美国小镇的居民购买力,是BC省小镇居民购买力的2倍以上,差价超50%!这趟经历,不仅为Brandi Dustin打开了一扇“通往便宜杂货店”的大门,也给了BC省边境网友们新的思路:过境别只加油,还要囤货,加的越多、囤的越多,省的就越多。
至于回加拿大要不要交税?只要消费金额不要太夸张,并且如实禀报的话,一般都不要交税。就算要,加上税,应该也比直接在加拿大买东西加油要便宜。在疫情期间,加拿大各地都有一种口号:Buy local, Support local —— 在本地购买商品,支持本地的商家(避免让它们破产)。出于同情心和出于“爱国”,确实很多加拿大人这么做的。但经历了如此大的价格落差对比后,Brandi Dustin在TikTok上对所谓的支持本地口号嗤之以鼻:“都要我们支持本地人,可是本地商家却在让我们承受巨大的痛苦。我们生活压力已经很大,却要多花30%、40%的钱支持本地人,不去美国购物,难道我们是慈善家吗?”
她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支持,有的加拿大网友还感叹“我应该想办法住在美国、在美国工作,这样都不用考虑跨境的事了,直接和加拿大say byebye就行。”
但也有网友唱反调,表示老去美国购物的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很闲,能有充足地开车、过关时间去“贪便宜”。既然很闲,那么与其花时间过关、花时间想怎么节约,为什么不能在加拿大本地找一份工作、哪怕是一份兼职呢?这样还能自我提升,更有底气面对加拿大的物价。明确“爱国”的网友也是有的,比如有人表示“你到底为什么要支持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加拿大物价上涨,和老去其他地方购物的人太多也有关。”不过爱国观点得到的是更多人的嘲讽,有网友直言“特鲁多上台后,我已经不想效忠加拿大,不想要加拿大护照了,还爱什么国?”和生活有关的一切花销,加拿大是不是都全面超越美国?答案是肯定的,权威物价对比网站mylifeelsewhere.com的一份新数据,为大家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对比:
-
加拿大的平均快餐套餐价格为$12.06,美国为$9.28;
-
加拿大餐厅平均一道菜的价格是$21.82,美国是$18.15;
-
加拿大一罐碳酸饮料的价格是$2.42,美国是$2.24;
-
1升牛奶的价格,加拿大平均$2.75,美国平均$1.38;
-
1斤芝士的价格,加拿大平均$7.37,美国平均$8.11;
房屋花销:加拿大全国房屋均价71.93万加币,美国全国房屋均价67.98万加币;虽然美国学费、杂货费、服装费超过加拿大,但这时又要说到实际购买力了:加拿大平均个人年收入是5.93万加元,美国是5.94万美元,算上汇率的话,相当于美国比加拿大收入高出30%以上。
在加拿大比在美国存钱更难,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当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身在加拿大的你,真的还能“安居乐业”吗?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info@idomedia.ca
网友留言评论